這段時間是馬來西亞和泰國的新年,這周小編還有幸還參加了泰國新年潑水節活動~
馬來西亞新年
據說在馬來西亞一共有三種不同的新年文化,這主要是因為在馬來西亞有三大種族,馬來族、華人和印度裔。
先說馬來人的新年,也就是開齋節,今年的開齋節是4月22日,慶祝方式為開齋節的前一個月是齋戒月,開齋節那天回老家團聚,穿傳統服飾,吃傳統食物,發青包。所謂齋戒月(這段時間),是在日出到日落之間不可以進食,也不可以喝水,兒童、年邁者、病患、孕婦和產婦除外,主要是為了親身體會窮人困苦和忍饑挨餓的滋味,來引起惻隱之心,我之前的理解以為是我們常說的“憶苦思甜”,不要忘記曾經的貧苦時候。
在戒齋的這段時間里,每天下午6點左右?(我不太確定時間)開始到晚上,會有很多很多人,買東西排長隊,有齋月集市,USM南門附近的清真寺也會有很多人排隊吃飯~聽說非常有儀式感,等鈴聲響起,再一起吃飯~nice~有次坐grab,司機是華人,和我們聊天,說這邊每天晚上的吃飯時間會比前一天晚5分鐘,天黑之后才能吃飯,真的很有儀式感~在理大清真寺,他們也會很熱情的讓我我們去吃飯,我沒有去吃過,但是我朋友去吃了,感覺很棒哦~喜歡這邊人的熱情~
在了解到這些習俗后,我想了很多,我感覺我一頓不吃飯都會受不了,更何況一個月哈哈,所以我想,在這個月里,馬來西亞本地人因為吃不飽導致工作效率低,好像真的很能理解了。因為聯想到自己在馬來西亞吃飯,都會常常覺得他們給的份量比較少而感覺吃不飽~大概可能是因為這邊氣候炎熱,大家都會吃的比較少,而我的習慣,是吃的比較多哈哈。
再說第二個新年是華人的新年,基本和國內的新年的時間和慶祝方式是一樣的,會在大年三十吃團圓飯,穿紅色新衣,掛燈籠,放鞭炮,給紅包,走親戚。這里的給紅包是結婚人士給未結婚的青年和小孩,一般在新年期間(從初一到十五),看到小孩都會給,紅包的金額不高,在5馬幣到20馬幣之間,我感覺和國內的廣東的紅包比較像,收個紅包比較開心,不過給老人的可以多些。
第三個新年是印度人的新年,也就是印度屠妖節,也叫排燈節,是全世界興都教教徒歡慶的日子,是印度教教徒慶?!耙怨饷黩屪吆诎?,以善良戰勝邪惡”的節日,今年的屠妖節時間在下半年11月12日,慶祝方式為,在家中點黃色燈油禱告,親朋好友之間互贈禮品,共享美食,還會邀請客人來看他們準備的各式各樣顏色艷麗的彩米畫(Kolam),即用大米和糯米經染色后鋪成的美麗圖案,增添節日的喜氣。很期待下半年印度的新年!
泰國新年
這幾天還是泰國新年,因為我去參加了他們的潑水節,4月13日-15日連續三天,潑水節也叫宋干節,意為“太陽運行到白羊座,即新的太陽年開始”。水,在泰國人的眼里是純凈的。通過潑水這個行為,可以將即將過去的一年所有的不幸、厄運、不好的東西都洗掉,迎接嶄新的一年,也有種說法是,潑水是將美好的祝福送給對方。
前幾天,我在檳城參加了潑水節活動,一共有兩場,4月13日在臥佛寺,4月15日在抱佛寺,真的很值得一去呢。我去的是13號的,那天人不夠多,可能因為13號是周四而不是周末,15號的人比較多~
13日那天,我有幸跟隨一個團隊,大多是同學校的校友,一起去臥佛寺參加潑水節???,大巴車來啦,好興奮有木有,開啟我們的出發之路~
這不是我第一次來參加潑水節,第一次參加潑水節是在國內(廣西省哈哈)時,學校有很多留學生,有來自泰國、緬甸、老撾、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,他們會在學校組織過潑水節,有人會穿著華麗的衣服,化美美的妝容,展覽一些物品,還有更多的人是參與到潑水的環節中,用盆裝水,互相潑水,真的很有意思,如果是普通朋友,他們會一點點的潑,如果是很熟的朋友,則用整個盆潑過去,哈哈太兇猛,很熱鬧也很有趣。我記得當時我也被潑的全身濕透,但是很開心。因為之前參加過所以一次,所以這次我參與潑水的意愿不是很大,主要想來拍照和感受氛圍。不過這次呢,因為人不是很多,很多都是我們跟團的伙伴,所以場面不是特別激烈,但是我作為拍照者,還是記錄了很多有趣的瞬間,附圖。
也因為這次,我沒有參與潑水活動,反而給了我很多時間,我們去參觀了寺廟,了解這里的風俗文化,所以說這是一次不錯的體驗。這里的建筑很亮,bilingbiling的感覺,很nice。
然后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,他們在給佛澆身體,我不知道怎么形容,大家可以看圖,從肩膀上澆過去,應該是一種新年祈愿或意識,有人熱情的問我們來自哪里,我們說來自中國,然后和我們說這樣子代表著happiness~
這個寺名叫臥佛寺,所以進入后,就會看到臥佛,再進去一點,也有其他的佛,很安靜很虔誠。
短暫的時光總是過去的很快,馬上我們就坐大巴車和一群人回到住宿啦~這次參加了泰國新年潑水節活動,參觀了寺廟,了解了這里的習俗,出來走走看看,總是覺得很值得~
最后,來這邊留學,了解了不同國家的新年習俗,讓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,不同的價值觀~也希望自己能越來越包容、開放,突破自己的局限,慢慢學會用更包容的心態去擁抱世界、更從容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~